傅向华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河北医科大学心脏介入中心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胸痛中心业务总监,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以医为本,有医无类,有病无类,重视各种不同病因复杂疑难心血管病的临床诊治实践与总结提高,以第一术者成功完成数千例复杂危重心脏介入治疗手术,并以会议主席或主持人多次举办疑难复杂病例研讨会与会诊,着力解决临床难点与热点问题,并培养青年医师临床分析问题的能力。
几十年如一日的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兢兢业业地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技术成功抢救危重心脏病患者万余例。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劳模,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特级劳模。
在国内外创新开展经尺动脉并积极推广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PCI(1999年始,99%以上,包括急性心梗AMI-PCI)(现我国约60%,美国仅5%)。并在TCT等国际学术会议发言,应邀为100余例德国患者行经前臂(桡/尺)PCI,为推动我国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PCI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获CIT大会介入普及推广奖。在国内外创新开展应用rh-BNP治疗AMI重症心衰(2003),AMI早期低钾性恶性心律失常防治,山莨菪碱防治AMI-PCI无复流等新方法新技术,为高危重症心脏病患者开辟了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重视科研与临床结合,在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著13篇,SCI摘要80余篇。1998年前曾获省和厅科技进步奖9项(1998年后未再申报任何奖项)。主持并完成两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以及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
治学严谨认真,为人师表,1997年申报并建立了河北省心血管内科学博士点,精心培养医学博士30余名,硕士100余名,介入资质医师10余名,多以成为医疗学术骨干。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数家核心期刊编委和AJC等国际心血管杂志的审稿专家。是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参与我国心血管病诊治领域多项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制定。
2011年作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主持申报并成功建立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先后成功承办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和第19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连续发起组织了(2008-2017年)10届华北长城心脏大会并担任主席,积极组织华北地区学术交流和国际心脏介入技术交流,培训。组织并参加世界心脏病日和医师节义诊,社区科普宣教和志愿者服务等工作。
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兼预防管理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全国首批专家会员(FCSC)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心脏介入学组组长
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河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副主席
河北省胸痛中心联盟主席
美国心脏学院院士(FACC)
欧洲心脏病学会院士(FESC)
美国心脏协会资深会员(PAHA)
美国心律学会(Heart Rhythm Society,原北美起搏与电生理学会, NASPE)资深会员
美国Columbia大学Presbyterian医学中心(TCT主办医院)客座教授
亚太心脏病学会委员(FCAPSC)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循环》、《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心电生理和起搏杂志》等杂志编委,和专家审稿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卫生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专家委员,参与心血管病诊治领域多项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制定
近年来先后荣获:
全国先进工作者/劳模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河北省特级劳模
2008 CIT大会介入推广普及奖
2010 WCC论文投稿优胜奖
2011 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以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
2011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工作优秀奖
2012 第八届中国医师奖
2012 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戒烟领导力奖
2012 中国心血管医师奖
2013 亚太杰出心脏病专家奖
1.建立河北省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绿色通道,现已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千余例
2.经前臂(桡/尺)动脉优化微创化冠心病介入治疗,包括高危复杂重症冠心病介入治疗(在全世界开展经尺动脉冠脉介入治疗)
3.应用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重症心力衰竭千余例
4.冠脉内应用山莨菪碱防治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现象及心肌微循环障碍
5.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低血钾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猝死进行早期识别及防治
暂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