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版 - 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无声的慢性杀手,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增龄性、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机体自然衰退和老化的过程,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性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有哪些?

最常见症状为周身疼痛、乏力、机体活动障碍和骨折。在日常生活活动中,不经意的活动、轻微的损伤、日常的负重(购物)等轻微的外力作用均可造成脆性骨折。

得了骨质疏松症有多可怕?

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导致的功能丧失及疼痛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剧烈的疼痛让患者活动受限,情绪低落,抑郁沮丧,自理能力降低,生活质量变差。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世界一个严重的公众卫生问题,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中居第7位,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

那么骨质疏松症是如何发生的呢?

1、营养不均衡 钙缺乏、膳食钙磷比例不平衡、维生素 D缺乏、脂肪摄入过多、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等。

2、内分泌失调 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下降、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雄激素缺乏、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降钙素分泌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退、垂体功能紊乱等。

3、年龄和性别的影响 骨质疏松症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65岁以上老人(70 岁 ~80 岁的人发病率几乎为 100%)和多种慢性病病人。

4、光照射、活动不足 人体的维生素D3 ,一半来自食物,另一半来自日光照射。由于老年人社会活动量减少、行动不便和高层住宅的普及,室外活动减少,接受日光照射时间少,维生素D 相对缺乏,导致钙的吸收利用减少。机械负重的应力是影响骨骼发育和再塑的主要外来因素。不活动的人比活动的人易发生骨质疏松。

5、种族与遗传 白种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比较高,尤其西北欧妇女,居世界之首,黑人妇女的发病率最低。另外,近几年的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原因尚在研究中。

点击量:15,640

编辑:疼痛科 刘广召

2018-11-25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官网患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