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版 - 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俗称“缠腰蛇”,是疱疹病毒侵犯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区疼痛及皮肤疱疹为特征的一种疼痛性疾病。多发生在胸部,其次是颌面部,腰腿部也可累及。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者定义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困扰中、老年人的顽固性痛症之一,其持续时间短则1~2年,长者甚至超过10年,如无有效的疼痛控制方法,一般病史均长达3~5年。患者长期遭受疼痛的折磨而苦不堪言,不仅情绪低落,生活质量低下,而且工作和社交能力降低甚至丧失。由于长期剧烈的疼痛折磨,患者的心理负担沉重,情绪抑郁,对生活失去信心,多数有自杀倾向。尽管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目前在世界上尚属于疑难疾病,但我们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这一疾病的治疗效果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

一、发生机制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曾有人对受损皮肤行组织活检发现,在早期可有粗神经纤维变性,后期细的神经纤维也可发生变性,局部神经纤维的总数减少,而且以粗神经纤维的减少***为明显,因而推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正常神经冲动传入形式的改变,与粗神经纤维的中枢抑制作用丧失后,二级感觉神经元兴奋增高呈癫痫样放电。此外还可能与治疗不及时、患者的抵抗力或免疫力极度低下、患者的特异体质、神经细胞受损后变性及遭受慢性刺激等因素有关。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1个月后患区仍存在持续或发作性剧烈疼痛;患区范围内可见明显的色素沉着改变。

2.患区有明显的感觉和触觉异常,大部分患者表现为以对痛觉超敏为特征,轻轻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部分患者以感觉功能减退为特征,触痛明显。

3.疼痛的性质   以自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痛或持续性烧灼痛为主,大多数患者疼痛程度剧烈难,以忍受。极个别患者缺乏典型的神经痛。

4.由于对剧烈疼痛的恐惧,患者的心理负担沉重,情绪抑郁,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和有自杀倾向。

(二)诊断要点

1.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或既往有急性带状疱疹病史。

2.有明显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的感觉、痛觉、触觉异常,局部可有色素改变。

3.疼痛的性质为自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性痛或持续性烧灼痛、紧束样疼痛。

4.患区内有明显的神经损伤后遗症状,如痒、紧束感、蚁行感、抽动或其他不适感。

三、临床治疗

***先应该强调,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治疗及结果是非常复杂和多变的,至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满意缓解疼痛,只有采用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法,才能在临床上有效缓解患者剧烈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一)药物治疗

1.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  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较新和疗效较好的药物。不仅对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细胞功能的修复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还具有止痛作用。

2.B族维生素   常用的有维生素B1、B12,可以长期应用。

3.抗抑郁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较常用,如阿米替林。

4.抗惊厥药 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

(二)神经毁损治疗    

适用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可根据疼痛部位的不同,选择性地毁损疼痛传入神经,以达到长期缓解疼痛的目的。

四、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从广义上来说,包括患者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周围人的语言作用,特殊布置和心理医师所实施的专门心理治疗技术等。狭义的心理治疗则是指专科医师对患者所实施的心理治疗技术和措施。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均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焦虑、紧张、抑郁、异常人格特性甚至自杀倾向,只有辅以有效的心理治疗才能达到临床目的。

五、局部治疗

对于局部皮肤激惹症状明显的患者,即激惹触痛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局部使用利多卡因、阿司匹林、辣椒素和NSAIDs类乳剂或膏剂,均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点击量:9,310

编辑:疼痛科 刘广召

2013-04-01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官网患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