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及”夏病冬治”穴位帖服是针灸与特定中药相结合和的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是现代规范治疗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手段。现代医学证明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对治疗呼吸系统,皮肤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风湿及消化系统病,连续帖服三年以上,大多能明显减轻症状或治愈,***达80%以上,并以纯天然,无副作用而深受欢迎。我院针灸科开展“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以来,病人反馈良好,值此“三伏”节气到来之际,我科继续开展“冬病夏治”,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治疗。
“冬病夏治”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选择治疗时机非常重要。三伏天是全年***炎热的时节,同时人体也正处于阳气***为旺盛、气血通畅、皮肤腠理松弛的状态。在此期间采用穴位贴敷疗法来预防“冬病”,能***大程度地起到温阳益气、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止痛等作用,对“冬病”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穴位贴敷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并不是只限于三伏天使用。三伏天和非三伏天做穴位贴敷对预防“冬病”发作都有效果,但三伏天效果更好。三伏贴在治疗成人及儿童消化疾病及咳喘,感冒时通常都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但必须提醒的是,2岁以下幼儿不宜做贴敷,贴敷的***佳时间为去药后局部潮红,有热痛感,几天后脱一层薄屑(一般3-4小时)。此时既可达到治疗目的。
同样“夏病”要以秋冬养阴来预防,阴气盛的秋冬是阴长阳消的阶段,阴虚之人顺应这个趋势养阴,效果就会比其他时候要好。许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高血压、慢性肾病、 年期综合征等一系列疾病均在夏季有以虚热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各种症状:如手足心热、面部热感、心烦、口干咽燥、口干喜冷饮、大便干燥等。适宜在冬季三九来养阴补虚。
三伏贴的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容易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3、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风湿痹痛等寒症。
4、其他:痹证,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
5、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功能低下。
2011年三伏贴敷时间
头伏:2011年7月14日(周四)—2011年7月23日(周六)
中伏1:2011年7月24日(周日)—2011年8月2日(周二)
中伏2:2011年8月3日(周三)—2011年8月12日(周五)
末伏:2011年8月13日(周六)—2011年8月2
2011年三九贴敷时间;
一九:2011年12月22日(周四)—2011年12月30日(周五)
二九:2011年12月31日(周日)—2012年1月8日(周日)
三九:2012年1月9日(周一)—2012年1月17日(周二)
点击量:1,125
编辑: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管理员
201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