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版 - 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室内中暑”红色警戒拉响

没出门却在家中中暑,一位女士因患上了“热射病”而生命垂危———随着近日高温天气频袭,这样一条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么严重的中暑怎么都杀进室内了?室内没有强烈阳光照射、温度也相对较低,怎么还会发生热射病?在如此炎热的伏天我们该如何应对?”

    针对市民的忧虑、疑问,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高恒波特别指出,在炎炎酷热的接连造访下,人们呆在家中也可能中暑,甚至出现比较严重症状,尤其是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人群。

六旬老人家中突发中暑症状

    由于***近一段时间特别是进入中伏后气温高企,省会年过六旬的王大爷便很少外出。虽然室内温度也不低,但考虑到自己年纪大了怕因一时贪凉引起别的毛病,王大爷一直没有用空调,而是靠着一把蒲扇对抗酷热。但在7月30日中午,王大爷突然感到难以抵抗屋中闷热,出现头昏头痛心悸、出汗增多。

    家人见状,连忙给老人擦身子降温,给老人喝水、扇扇子,虽然在一阵紧急忙碌之后,王大爷的气色恢复了许多,症状也缓解了,但他的女儿还是很担心:“前些天就在网上看到了杭州那位患者在家里患上热射病的消息,而家里老人又出现了中暑的症状,真是非常担心。热天,老人身边是不离人了,预防中暑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室内中暑***爱惊扰老年人

    “再热的天气,只要呆在家里不出去,没有烈日暴晒,怎么可能会中暑啊?”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不少受访者都认为即使是酷热伏天,只要呆在家中便不会中暑。对此,高恒波介绍,酷热时呆在家中也是有可能中暑甚至出现较重症状的,“在实际接诊过程中,一些中暑患者是发生于室内休息状态下的,而室内中暑以老年人居多”。这是由于老年人机体排汗能力退化,加之室内环境不易汗液的蒸发,较易导致中暑。此外,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也是室内中暑的高危人群。

    高恒波提醒说,对于老年人来说,高温天在室内合理使用空调是有必要的,“要注意空调温度不要调得过低,***好控制在26℃-28℃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要相差太大。更要注意,老年人不适宜长时间躲在空调房里,否则容易诱发呼吸道、心脑血管等疾病。老人可以在清晨温度还不是很高时开窗透气,等到近中午了,再开空调设定适宜温度。而等到下午4点以后,可以把空调关一关,开窗给房间通通风”。

重症中暑会危及生命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都认为中暑不是什么大事,难受一小会儿也就过去了。高恒波告诉记者,***不能轻视中暑,尤其是热射病,“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在中暑的分级中属于中暑重症”。“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从临床接诊情况看,热射病患者明显多于其他两种,尤其是在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的夏日”,高恒波告诉记者,热射病患者一般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抽搐发展;严重者可发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预防中暑及时补充水分

    据高恒波介绍,炎热夏季要预防中暑,***先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家中***好准备一些解暑药。平时生活要注意营养保健,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的水果和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保持充足睡眠,有规律地生活和工作,增强免疫力。“如果发现周围人有热射病症状,要立即把患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还应该尽快将其送至医院进行救治。”同时高恒波提醒,如果自己在高温下感觉不适,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有可能是中暑时,***先要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及时饮水,还可以在额部、颞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

燕赵都市报  刘伟

点击量:3,217

编辑:宣传部 于辉

2013-08-05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官网患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