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版 - 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小满时节话养生 健脾、清热和祛暑(20140521)

关键字:小满 养生

今年的5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小满。“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 是说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时节的到来,意味着炎热、潮湿的天气开始了,所以现阶段养生重点是“防热避湿”,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呢?我院营养科主任王景顺为您一一道来。

原则一:健脾养胃,补气益阴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同时,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应以少量多餐为原则。如某些人已有疰夏、伤暑、暑湿、中暑等上文中所提到的症状出现,那么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注意针对性,辨证用膳,或补脾肺气虚,或气、阴双补。

  推荐食物:菠菜

   菠菜可促进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欲,助消化;丰富的纤维素还能帮助肠道蠕动,有利排便。

原则二:清热利湿、生津止渴

  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所以夏天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中医认为,长夏在五脏中归于脾,也宜清补。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但应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泻能燥能坚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饮水多,导致湿气易侵入人体。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运化功能产生障碍,就会积水为患,引起食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这样能够健脾和胃,脾健则其升降运化功能得以恢复,有利于行水利湿。

  推荐食物:黄瓜

  味甘,性平,又称青瓜、胡瓜、刺瓜等,原产于印度,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功效。

原则三:清心祛暑、清热解毒

  中医认为,夏为暑热,夏季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而心喜凉,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之外可适当多食些猪肉、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人们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凉味酸食物为宜,尽量不吃辛辣温燥之物。不过应注意生食冷饮不宜过度,以免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推荐食物:丝瓜

  丝瓜花微苦、寒,清热解毒,可用于肺热咳、咽痛、鼻炎、痔疮等的医治。丝瓜子有清热、化痰、润燥、解毒效果。丝瓜络更是一味常用中药,起到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消肿的功效。

而每逢此时,也正是人体的生理活动处于***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为四季二十四节气中***多,所以,应及时适当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受损伤。但“病从口入”的古训时刻都要铭记,所以,除了上面提到的生冷食物、辛辣非你食物要慎食外,又开始大热的路边烧烤 、肉串也一定要尽量少吃,掌握以上原则可以让我们在饱尝舌尖上的美味的同时,还能维护一个健康身体。

文:杨玫 

点击量:3,558

编辑:宣传部

2014-05-21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官网患者版